欢迎访问公关世界新闻网 /《公关世界》杂志社官网官方网站!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文旅之家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旅之家 - 内容展示
传统纹样,在生活中绽放(文化中国行·这些美 很中国)
时间:2025年11月18日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浏览:8      
摘要:一条短视频,各种纹样依次“绽放”,播放量近100万;一个数据库,包含3万多组纹样,网友自发推荐;首饰上设计卷草纹、箱包上绣铜钱纹、咖啡拉花也是传统纹样……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标识,传统纹样正以多元、立体形式融入年轻人生活。

传统纹样,在生活中绽放(文化中国行·这些美 很中国)

人民日报记者 祝佳祺

  根据榆林窟壁画整理的纹样。
  常沙娜供图

  黄清穗(左二)和团队成员在讨论纹样。
  人民日报记者 祝佳祺摄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纹藏工作室提供

  饕餮纹、云雷纹、卷草纹、缠枝纹……纹样不仅是装饰,更是文化和情感的载体,承载着民族记忆。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纹样是古老的,也是年轻的。植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潮流,传统纹样正在日渐融入现代生活:国潮品牌服饰箱包、咖啡拉花、文创产品,都可以成为纹样的载体。年轻人爱上纹样的理由是什么?纹样的数字化之旅如何展开?纹样之美、寓意之美,连接起传统与现代,延续着传承与创新。

  ——编  者

  

  一条短视频,各种纹样依次“绽放”,播放量近100万;一个数据库,包含3万多组纹样,网友自发推荐;首饰上设计卷草纹、箱包上绣铜钱纹、咖啡拉花也是传统纹样……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标识,传统纹样正以多元、立体形式融入年轻人生活。

  如何透过一款款纹样,“触摸”中式审美的独特肌理?如何传承传统纹样,并使其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答案在孜孜以求的传承中,在日用而常新的创造里。

  纹样蕴藏文明密码

  “壮族文化认为青蛙有灵,可以唤雨。‘蛙纹’有祈愿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之意,用于设计很有意思。”位于广西南宁市的纹藏工作室里,黄清穗正与团队成员讨论设计理念。

  黄清穗是中国纹样线上博物馆“纹藏”的创始人,生于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家乡随处可见的装饰纹样是他最早的美学启蒙。此后,黄清穗在广西艺术学院学习并任教。2013年,黄清穗发现,民间纹样面临消逝危机,现代设计教育也渐渐与传统文化根源“疏远”。于是他“追”着中国传统纹样,深入西南乡村,记录纺织品、工艺品、建筑中的纹样,也梳理背后的文化历史。

  古老的纹样,蕴藏着怎样的文明密码?

  “纹样见证了无数的变迁与交融。”黄清穗介绍,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文化的东传,让莲花纹在各种器物上出现;唐朝时,丝绸之路的繁荣,使得充满异域风情的海兽葡萄纹跨越千山万水而来;苗族百褶裙上的山河纹,老一辈说那是祖先的迁徙路线图;彝族漆器上的火焰纹,寄寓彝族人民对火的喜爱……

  “纹样是有生命的,只有讲好背后的故事,才能更好地传承传播。”黄清穗说。

  跃上“云端”融入生活

  一款款传统纹样从历史中走来,又经过数字化跃上“云端”,在创新应用中融入年轻人生活。

  为了纹样,黄清穗几乎走遍了西南乡村,起先只想收集整理一个片区的纹样,但慢慢地越做越多。

  2018年,黄清穗受邀开发了关于“宫囍”文化的纹样库。同时,他发起了“纹藏——中国纹样线上博物馆”项目,带着团队与多家高校、公共文化机构合作,深度挖掘、整理、破译纹样,使用人工智能建立数字计算模型。

  一个纹样数据库意味着什么?打开纹藏数据库,用户可一键查询300个专题的3万余组纹样,了解不同纹样背后的历史文化,还可以将纹样拆解重组,进行再设计,应用于产品、环境设计等,让传统纹样在现代设计中焕发新活力。

  数据库的明星纹样当数宝相花纹,这一纹样源自敦煌莫高窟壁画。“敦煌壁画历经千年,许多纹样已模糊不清,而宝相花结构繁复,线条层叠,我们借助放大设备,反复勾描、比对,一个局部往往耗费数日,只为精准捕捉其精妙结构。”纹藏中国纹样数据库创始合伙人周彧彬说,“为还原纹样最初的华彩,我们翻阅大量文献,对着残存的色彩痕迹、光谱数据和色卡,与专家反复推敲、试验对比。这不是简单的还原,而是对古人美学的追寻。”

  爱上“直给”的纹样美

  卷草纹、几何纹、铜钱纹……许多传统纹样不仅被年轻人认识,更成为一种生活美学。“中国人自己的老花”话题登上网络平台热搜,引发关注,越来越多人认识并爱上传统纹样。

  “一个普通的帆布包,画上敦煌纹样就觉得很美、很有文化内涵。”在热销的纹样产品评论区,有消费者表达喜爱;桃纹缠花、宝相花纹掐丝、龙纹剪纸……手工爱好者纷纷晒出将传统纹样和非遗技艺结合的作品;居家装饰、服饰改造,不少年轻人巧用传统纹样,收获美的体验。

  “纹样的设计应用和当下人们的需求应该是深度融合的。”黄清穗说,团队参与设计了南宁市民卡图案,宣介广西特色,“既可以作为情感的寄托,也融入广西元素,具有纪念价值。”

  结合年轻人观看习惯,工作室将数据库的静态纹样进行动画呈现。在视频平台发布的短视频,“直给”的纹样美引发不少年轻网友关注,有的视频播放量接近百万。“八角花,我在云南刺绣里见过!”有网友惊喜地认出了眼熟的纹样。“这样的纹样极富美感!”“中国的构图美学不输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评论区里,网友纷纷赞叹纹样之美,充溢文化自信。

  现在,黄清穗已出版了《遇见一场纹样的表演》《中国经典纹样图鉴》《中国纹样之美》等10余部纹样专著和画册。他说,读者并非都是专业设计人士,“很多年轻人喜欢画册,是因为能直观感受纹样的形态之美。”


  《 人民日报 》( 2025年11月18日 13 版)

(新媒体责编:于志平)


注:本文转载自人民网-人民日报,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