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公关世界新闻网 /《公关世界》杂志社官网官方网站!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地方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地方要闻 - 内容展示
“十四五”时期北京着力推进民生建设 民政事业发展成效显著
时间:2025年11月11日      来源: 人民网-北京频道      浏览:4      

“十四五”时期北京着力推进民生建设 民政事业发展成效显著



人民网北京11月11日电 (记者尹星云)11月10日,首都“十四五”规划高质量收官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社会民生专场举行。发布会上,北京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杨志伟介绍, “十四五”时期,北京市紧紧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着力推进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更好发挥民政部门兜底线、防风险、促发展职能作用,将“十四五”蓝图上的民生承诺变成群众可感可及的真实生活。

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老龄工作和养老服务加速推进

杨志伟介绍,北京市委市政府围绕老年人的急难愁盼和多元化服务需求,持续优化顶层设计,出台加强新时代首都老龄工作的实施意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施方案、加强“老老人”服务保障的若干措施、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等多项政策举措,稳步提高老年人民生保障和福利水平,全面创新养老服务模式,积极推动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形成了具有首都特色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制度体系和工作模式。

北京市民政局优化多元居家养老服务模式,针对99%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的实际,完善区、街道(乡镇)、社区(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从无到有建成122家区域养老服务中心,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化、普惠性的养老服务。

加强“老老人”服务保障,建设家庭养老床位,发展养老助餐点,满足“老老人”居家长期照护、助餐、助医等基本生活需求。优化老年人补贴政策,实施困难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高龄老年人津贴,惠及127.3万老年人,取消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消费限制。推出北京养老服务网和小程序,为群众提供了找服务、找助餐、找机构、找政策的“一站式”养老服务平台。强化养老服务监管,在全国率先推行养老服务合同网签,基本实现在院老年人全覆盖,从源头上有效防范大额预付费和非法集资等风险,构建“风险+信用”综合评价体系,分级分类监管更加精准。深化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发展,养老服务政策、养老机构补贴、养老机构等级评定、老年人能力评估结果、养老服务人才培训结果实现了互通互认。

回应困难群体所需所盼 织密兜牢民生保障网

困难群众保障方面,北京市民政局出台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若干措施,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完 善社会救助对象主动发现机制,有序推进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全面实现救助申请“指尖办”“就近办”。强化精准救助帮扶,探索构建“物质+服务”综合救助模式,加强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畅通慈善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渠道。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稳步提升,保障水平居全国前列,改善了困难群众的生活条件。

困境儿童保障方面,修订实施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出台加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儿童福利机构监管、收养评估等政策措施,建立健全困境儿童生活费自然增长机制。实施困境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将流动儿童、困境孤独症儿童等纳入关爱保护,形成了覆盖各类困境儿童的服务体系。

残疾人福利方面,实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惠及15.18万残疾人,建立生活补贴与低保标准联动调整机制,在全国率先实现残疾人“两项补贴”全程网办、跨省通办,在全市推广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服务,使残疾人享受到更好的服务保障。

提升社会服务水平 专项社会服务更加惠民便民

婚姻服务方面,北京市全面实施婚姻登记“全国通办”,极大地方便了群众,跨省业务办理量居全国超大型城市前列;全面推进婚姻证照使用电子化,方便市民查询;婚姻家庭辅导室实现全覆盖,增强了婚姻管理服务的温度。

殡葬服务方面,北京市持续优化殡葬服务供给,实施殡葬惠民政策,开展“减项降费优服务”活动,切实减轻群众丧葬负担;推出殡葬服务专线96101,24小时为群众提供殡葬业务对接办理、殡葬政策解答、意见建议收集等服务;大力推行海葬、自然葬,实行节地生态安葬奖补政策,持续深化殡葬领域移风易俗。

创新社会治理参与 多元力量积极服务大局

社会组织由“增量”向“提质”转型,北京市出台社会组织信用监管办法、行业协会商会诚信建设规范地方标准等政策措施,对市级社会组织开展公共信用评价,推动社会组织规范发展;全市登记社会组织1.2万多家、备案社区社会组织9.5万多家,广大社会组织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京津冀协同发展、社区服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慈善事业稳步发展,出台全国首个慈善信托地方标准,累计登记认定慈善组织800多家,慈善捐赠规模稳步增长,信托备案总金额超过15亿元,位居全国前列,慈善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展望‘十五五’,我们将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推进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着力提升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事务、社会治理工作水平,让首都百姓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杨志伟表示。

(新媒体责编:于志平)


注:本文转载自人民网-北京频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