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公关世界新闻网 /《公关世界》杂志社官网官方网站!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时政法治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政法治 - 内容展示
智慧警务 守护你我(民生一线观察)
时间:2025年09月26日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浏览:9      
摘要:随着智慧城市建设不断推进,警务系统的改造升级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智慧警务由设想走向实践,遍及从特殊应急情况到居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提升城市治理水平的同时,让城市更有温度,也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多地着力提升警务系统智能化水平助力城市治理——

智慧警务 守护你我(民生一线观察)

人民日报记者 王云娜 范昊天 李维俊



  湖北仙桃市民在全警通自助机上办理港澳通行证续签业务。
  人民日报记者 范昊天摄

  在广西北海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指挥中心,民辅警在高峰期对全市重点路段进行巡查,通过调控信号灯提升道路通行效率。
  黄晓荣摄(人民视觉)

  广东深圳民警在人流密集场所使用警用无人机开展巡逻。
  张成业摄(人民视觉)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着力建设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警务工作贯穿城市居民生活,是城市治理的重要一环。推动城市治理智慧化精细化,离不开警务系统的改造升级。本报记者赴多地探访,看警务系统如何变“聪明”,让市民生活更舒心、更便捷。

  ——编  者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不断推进,警务系统的改造升级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智慧警务由设想走向实践,遍及从特殊应急情况到居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提升城市治理水平的同时,让城市更有温度,也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全天自助,群众办事更方便

  中午12时50分许,记者走进湖北仙桃市政务服务中心(市民之家),办事大厅内静悄悄的。大厅后门处的24小时政务服务自助区,却是另一幅场景——灯光明亮,几个前来办事的市民在一台全警通自助机前打量。

  “‘十一’假期准备去香港玩,提前过来办理港澳通行证的续签。”当地市民过爽从公司开车过来办理业务,虽然正是午休时间,但过爽一点也不慌。

  她走近全警通自助机,在页面上选择“出入境业务”中的“港澳通行证签注”,再将自己需要续签的港澳通行证插入插卡口,屏幕上弹出“人像比对”界面。过爽将自己的面部对准屏幕中间位置,系统开始智能识别,很快比对成功。

  选择签注类型、扫码缴费、提交申请、输入手机号……在系统的提示引导下,过爽只动动手指,就逐一完成了业务办理的全流程。很快,她的港澳通行证从插卡口弹出,上面显示的签注有效期已经变更。

  以前申请港澳通行证续签,需要在办事大厅的人工窗口办理,还要等待审核,办理时间往往与上班时间冲突,有时不得不请假跑过来办。“现在好了,可以24小时自助办理,2分钟就办好了,真方便!”过爽笑着说。

  “‘上班没空办、下班没处办’,曾是令不少群众头疼的问题。”仙桃市公安局政务服务大队负责人许学武介绍,聚焦群众办事难点、堵点,去年仙桃市公安局在市民之家开通24小时政务服务自助区,全新上线自助设备。全警通自助机办理身份证换领、补领,驾驶人自助体检机自动上传体检报告……市民无需预约排队,即可实现户政、车驾管、出入境等高频业务“随时办、就近办、快捷办”。

  自助办理遇到困难,怎么办?办事群众可以随时向在场的工作人员求助。前不久,13岁的周锦研身份证到期了,跟着妈妈来办理有效期满换证业务。输入身份证号、人像比对、拍照……按照机器指引操作,结果到了指纹采集这一步,却总是显示指纹比对未通过。

  “你之前没有录过指纹,系统识别不出来。”仙桃市公安局优化营商环境办公室负责人潘静正在现场帮助市民办理业务,她领着周锦研来到市民之家的户政办证窗口,请工作人员为他拍照,现场采集指纹,很快完成了换领申请。“预计7天左右就能寄送到你填写的地址。”潘静告诉周锦研。

  以智能设备为基础、人工协助为保障,市民办事更方便、更舒心。近年来,按照湖北省公安厅“数智化赋能城市治理”部署要求,仙桃市公安局以智能化、便捷化、精准化为方向,持续优化群众办事流程,实现近300项高频事项“全程网办”“在线预约”。

  “鹰眼”护航,交通运转更高效

  “小孩在车里一直呕吐,快喘不上气了,帮帮我!”

  9月1日上午,广西北海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指挥中心接到110转接来的一通紧急求助电话:一名儿童在车内呕吐不止,情况危急,需要立即送往北海市人民医院银滩院区。

  “确认车牌号,马上启动‘生命救护绿波’机制!”值班民警罗远静当机立断,调度员迅速与当事人取得联系,确定车辆位置后,指挥中心的大屏幕随即锁定追踪。

  实时监控画面中,车辆行驶路线一目了然。伴随着鼠标的点击,沿途13个路口的信号灯次第切换为绿灯,智慧交通系统在车流中“开出”一条生命通道。

  33公里路程,平时至少需要40分钟,这一次仅19分钟便抵达医院,为孩子的救治赢得了宝贵时间。事后,家长含泪致谢:“如果没有警察同志的帮助,孩子可能撑不到医院。”

  乡镇道路上,智慧交通系统同样发挥作用。8月21日,一名临产孕妇从乡镇到北海市人民医院和平院区,仅用了不到20分钟,智慧交通系统全程护航,比平常节约了近一半的时间。

  “虽然部分村道没有信号灯覆盖,但可以通过电话连线指导车辆纳入调控范围。”值班民警李宜桦表示,北海市智慧交通系统已基本覆盖市区主干道,正逐步延伸到更广泛的城乡场景。

  “我们目前有50个高空监控点位,单个摄像头能覆盖方圆5公里范围。”北海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应急大队大队长陈湘洁介绍,除了“鹰眼”视角的监控,190个联网智能信号灯组成了城市的“血管”,目前已有22条道路实现“绿波”通行,必要时由指挥中心统一远程调控。

  这样的“智慧”不仅限于危急关头,更体现在日常生活中。8月9日,北海银滩旅游景区举办大型音乐节,3万人涌入南边城区,晚高峰时,四川路、浙江路、金海岸大道等主干道一度车流密集。指挥中心提前研判人流车流,对南往北方向的信号灯进行了优化。散场时,再次调整信号灯,引导车辆分批次有序驶离。

  “进场顺畅,散场有序,没有堵车投诉、剐蹭报案。”辖区大队路面民警介绍,3万多人集散一如平常,背后正是智慧交通系统与人工调度的双重配合。大数据预测、视频监控和现场执勤的动态联动,让活动期间的交通秩序始终在可控范围内。

  “智慧交通不是冰冷的机器,而是要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陈湘洁表示,科技手段以服务群众为最终目标,“有时接到被帮助市民的感谢电话,心里暖洋洋的。”

  空中巡逻,市民生活更安心

  “看到警察的一瞬间,我心里就踏实了……”9月5日,在广东深圳市公安局大鹏分局南澳派出所,63岁的被救人员李先生按捺不住激动。

  故事得从前一天说起。

  9月4日晚8时许,南澳派出所传来警情:辖区居民李先生当天外出后一直联系不上。“担心出事,得赶紧找到他!”李先生的亲友十分着急。

  接到警情,迅速行动。南澳派出所所长张炎红立马安排值班民警开展视频侦查,根据其身份信息,在视频系统中查找比对,很快找到李先生的行踪:当天上午10时许,李先生来到南澳街道西涌西贡登山口,进入东西涌海岸线,随后便消失在树林里。

  “东西涌海岸线是一条徒步线路,李先生背着包,乘坐公交车前来,可能是专程来徒步。”张炎红说,南澳派出所与大鹏分局机训大队、南澳街道办事处等部门联系,第一时间组建救援队伍,带上无人机等设备,连夜开展搜救。

  然而,海岸线上山高林密,晚上断断续续下着大雨,增加了搜救难度。至次日凌晨3点,寻找无果。综合研判,救援队伍决定先撤回山下,天亮后集结更多力量再出发。

  9月5日天一亮,南澳派出所增派一艘救援船,搭载无人机操控员及多名民警,沿着海岸线搜寻。海面风高浪急,救援船只能和岸边保持几百米的距离,利用无人机空中视角对海岸线仔细排查。

  其后,无人机传回的画面显示,大鹿湾沿海岩石滩的一块礁石上有一个人影。警用无人机低空飞行,近距离拍下照片,确认这就是失联的李先生。搜救船随即开往一处风浪较小的海湾,救援人员登上礁石,把李先生接到船上,安全带回派出所休整。

  “原本想来徒步锻炼身体,没想到会迷路。手机没电了,背包里的水和干粮也不多了,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谢谢你们救了我。”李先生向民警连连道谢。

  据张炎红介绍,礁石滩、密林间等区域手机信号弱,一旦人员走失或被困,很难及时定位,给救援带来极大难度,“警用无人机视角范围广、作战半径大、功能扩展性强,成为山地搜救的重要助力。”

  插上“科技之翼”,空中巡逻举措不断完善。

  “我们开展常态化空中巡逻,充分运用好无人机,配合涂装机身和警灯,大大提升了见警率。”深圳市公安局警务航空支队二大队大队长张伟合介绍,每一条巡航线路、途经点位都经过充分考量,对全市重要目标、重点部位及海岸线全覆盖。同时,还会分时段、路段调整。例如,上下学时段,警用无人机会参与校园值守,夜间则会重点围绕夜市等夜经济区域巡逻,最大限度实现防患于未然。

  (人民日报通讯员黄娴参与采写)


  《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26日 18 版)

(新媒体责编:于志平)


注:本文转载自人民网-人民日报,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