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公关世界新闻网 /《公关世界》杂志社官网官方网站!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科技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教育 - 内容展示
172万余名天津学子同上抗战思政课:校校有行动 红色种子植心田
时间:2025年09月24日      来源: 人民网-天津频道      浏览:19      
摘要:近日,一堂由教育部、中央网信办、人民日报社、国家文物局联合主办的“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做光荣自豪中国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思政大课,面向全国大中小学生开讲。

172万余名天津学子同上抗战思政课:校校有行动 红色种子植心田



“听到赵一曼在家书里写对孩子的牵挂时,我的鼻子一下子就酸了——她明明也想陪孩子长大,却为了国家英勇就义。”9月15日,在天津市雷锋小学礼堂里,六年级(2)班学生倪佳睿红了眼眶。

近日,一堂由教育部、中央网信办、人民日报社、国家文物局联合主办的“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做光荣自豪中国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思政大课,面向全国大中小学生开讲。

天津市1400余所大中小学的172万余名学生,通过随堂、班会、党团课等方式,分别观看了“众志成城”“中流砥柱”“精神丰碑”“大国担当”四个篇章,现场反响热烈。

天津市雷锋小学85名学生观看抗战思政大课。天津市雷锋小学供图

天津市雷锋小学85名学生观看抗战思政大课。天津市雷锋小学供图

天津市雷锋小学六年级的85名学生共同观看了抗战思政大课小学篇。老师还特意将抗战影像中的英雄事迹与雷锋精神相联结,引导学生发现两种精神共同的“爱国底色”。

“新安旅行团的学生们与我们同龄,却背着行囊走了那么多路,还坚定地喊出‘把中国来改造’,他们的勇气和雷锋叔叔的热心一样珍贵!”倪佳睿表示,以后不仅要好好读书,还要多帮助身边人,用实际行动为国家为社会作贡献。

9月16日-17日,新华中学组织初、高中的3000余名学生,在校内集中观看抗战思政大课,重温那段不能忘却的民族记忆。该校建校于1914年,抗日战争期间,在中共天津市委领导下,学校的两个抗日组织“民先队”和“女同学会”共同开展抗日斗争,宣传救国图存,揭露日本侵华罪行。

新华中学组织学生共同观看抗战思政大课。人民网 郭维瑾摄

新华中学组织学生共同观看抗战思政大课。人民网 郭维瑾摄

“是谁高举抗战旗帜,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畅想一下10年后的我们,能为中国做些什么?”

新华中学教师任佳为用一个个有力的发问,引导学生们从史实中悟精神、从胜利中明方向,鼓励大家把爱国情、强国志融入到青春奋斗中来。

“从武器落后,到‘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打击范围覆盖全球;从积贫积弱的落后农业国,到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些成绩离不开先辈们的奋斗与牺牲。”八年级(5)班学生刘朔琪立志成为一名乡村振兴工作者,她表示,今后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建设祖国贡献自己的少年力量。

在天津市耀华中学,首届“于敏班”——高二(14)班的学生们观看抗战思政大课高中篇。

耀华中学“于敏班”共同观看抗战思政大课高中篇。人民网 郭维瑾摄

耀华中学“于敏班”共同观看抗战思政大课高中篇。人民网 郭维瑾摄

“通过宋文骢院士的故事,我意识到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需要,就能迸发出无比强大的力量。”该班学生王一初表示,自己作为“于敏班”的一员,将努力学习科学知识、锤炼创新思维,“前辈擎灯,吾辈笃行。我想,这才是对历史最好的告慰。”

天津市南开中学建校121年来,以“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为校训,将深沉的爱国主义、浓厚的家国情怀融入日常教育教学,牢固树立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与社会责任意识。全校约3000名初、高中学生也利用班会课时间观看了抗战思政大课。

“今日之和平与尊严,是无数革命先烈以血肉之躯铸就的。”高一(1)班学生张偌宁坚定地说,“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将永远铭记历史,把伟大的抗战精神转化为砥砺前行的强大动力,做堂堂正正、光荣自豪的中国人。”

观看结束后,南开中学学生起立回答老师问题。人民网 郭维瑾摄

观看结束后,南开中学学生起立回答老师问题。人民网 郭维瑾摄

“此次思政大课,不仅引导学生铭记历史、缅怀先烈,还进一步引领学生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天津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天津将以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为主题,创新大思政课的内容、形式,让红色历史“活”起来,通过“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让伟大抗战精神沁入学生内心、化作日常行动。

(新媒体责编:于志平)


注:本文转载自人民网-天津频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