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公关世界新闻网 /《公关世界》杂志社官网官方网站!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文旅之家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旅之家 - 内容展示
在慢生活里感受古城韵味(感知文化里的中国)
时间:2025年09月08日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浏览:18      
摘要: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众多,古建筑集聚,如何保护?记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采访时发现:即将倒塌的旧书院改造为新书店,变成了网红打卡点;曾经残破的旧民居里,经营起餐饮和民宿;始建于唐代的等觉寺,修缮、转型成南诏博物馆……记者走进古城,寻找保护利用的密码。

云南大理州巍山县探索古建保护利用——

在慢生活里感受古城韵味(感知文化里的中国)

人民日报记者 杨文明


  图为巍山崇正书院里可逆式设计的先锋书店书廊。
  巍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众多,古建筑集聚,如何保护?记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采访时发现:即将倒塌的旧书院改造为新书店,变成了网红打卡点;曾经残破的旧民居里,经营起餐饮和民宿;始建于唐代的等觉寺,修缮、转型成南诏博物馆……记者走进古城,寻找保护利用的密码。

  尊重古建,选择适合的业态

  杂草一米高,房子即将倾倒。荒废已久的崇正书院,曾经愁坏了巍山县的管理者们。

  “修缮好说,问题是修好了怎样依法依规用起来?大门紧闭,也谈不上保护。”巍山县委书记丁洪涛说,崇正书院活化利用有不少业态可以选择,之所以最终决定与先锋书店合作,将旧书院改建为新书店,是因为书店是对书院文脉的延续,也可以带动巍山县旅游业发展。

  古建不能改变结构,书店必须遮风挡雨。南京先锋书店轮值董事长张瑞峰介绍,巍山崇正书院修缮时全部采用可逆式设计,庭院里的书廊被钢架架空,书柜和院墙中间留缝,就连古树四周也预留了空隙,以免妨碍古树生长。

  修缮书院花了两年,崇正书院修缮项目负责人赵一凡也盯了两年。由于担心光靠书店无法吸引游客,巍山县对崇正书院周边片区进行整体设计。旁边的老建筑修旧如旧,举办各种展览;腾退的广场,被用来举办艺术气息浓厚的假日集市。

  日落时分,书店门前的广场,坐满了读者;到了周末,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在书店一待就是半天。如果有游客问巍山县哪里值得去,当地人准会推荐书店。原本不在许多游客行程计划中的先锋书店,迅速成了网红打卡点。

  “古建的氛围,提升了逛书店的体验。”先锋巍山崇正书院首任店长吴佳告诉记者,不少游客看到墙上的彩绘,会问可不可以拍照;遇到拐角的砖雕,会问能不能摸一摸。独特的体验感让游客愿意打卡记录、拍照分享,吸引更多人到来。

  “你可能想象不到,现在书店维护最麻烦的问题竟然是松鼠和蝙蝠。”吴佳说,书院门口的大榕树、院子里的百年松树,是动物的乐园。清早地上常有蝙蝠的粪便,调皮的松鼠也常穿堂过屋,将文创产品弄得东倒西歪。“我们没法改变动物的习惯,虽然书院被改造成了书店,但是依然应该尊重过去的书院。”吴佳说。

  政府引导,鼓励社会资本参与

  买来旧民居,喜舍民宿经营者杨锡俊首先翻出的是古城保护条例;翻建自家老院子,餐饮店经营者郑军跑了7个部门进行审批。

  古民居改造,必须依法依规,不破坏古城整体风貌。在喜舍民宿,有历史价值的山门、假山、房子被保留下来,还拆了后来加建的钢结构棚子。“改造旧民居,比建新房支出还高。”杨锡俊说。

  郑军的老院子如今开起了餐饮店。郑军说,古民居多是土木结构,一旦长期无人居住维护,木梁、椽子都很容易生虫朽坏。根据实际情况,巍山县鼓励有经济实力又对历史建筑感兴趣的企业或社会人士,按要求对古建筑进行修缮、经营和管理。在“不改变原状”及“修旧如故”的前提下,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古建保护和活化利用。

  记者采访中发现,在巍山古城,古民居活化利用业态主要集中在餐饮和民宿。有人认为利用方式单一,可“昆师傅”饭庄负责人杨昆华却说:“吃和住是游客的刚需。再说,通过餐饮民宿,游客能更好感受巍山古城韵味。”

  “政府可以引导古民居业态布局,但不能想当然,如果无法在市场竞争中活下来,强行做的业态也无法持续。”巍山县住建局党组书记茶尚珍表示,政府的职责是守住古城安全、风貌统一的底线,不断改善古城公共服务;在古民居的经营方面,还是要尊重新业主。

  “不仅要保护古民居,还要留住原有居民。”茶尚珍说,巍山县实行政府奖补政策,鼓励原有居民留下来,最大限度地延续原业态,使历史建筑活化利用可持续。如今巍山古城内,90%依然是原有居民。

  “选择古城,其实是选择古城的生活方式。”郑军告诉记者,这两年,不少走出去的巍山人退休后会选择回来居住,享受喝茶、下棋、养花、遛鸟的古城慢生活。

  “优先鼓励曾经外出的原有居民回购古民居、活化利用,也欢迎外来投资者流转经营民宿。”茶尚珍表示,古民居活化利用可以按照先易后难原则,先把一些腾退出来的公房进行整租开发作为示范,再逐渐引导、鼓励有条件的经营者参与进来。

  活化利用,要守住保护的底线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觉寺的大殿太阳宫,曾是巍山县人民医院的中药房。因为药房需要防虫,整个大殿完整保存了下来。”巍山县文物管理所所长字兴介绍,根据古城保护的需要,巍山县先后对占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觉寺、南诏镇古建筑群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庙的单位实施了整体搬迁。自2000年10月起,累计投入保护资金3.2亿元,先后实施了古城保护性恢复一、二、三期工程和古城道路改造、配套管网更新等基础设施建设,对有碍古城整体风貌的违章建筑及设施进行拆除整改。新建了与历史文化名城相适应的文献广场、蒙化广场、南诏文化广场。如今的巍山古城街巷分明,城楼、庙宇、学府、会馆等古建筑散落,明清时期的城市格局和风貌特色更加凸显。

  巍山县以等觉寺为基础,将其修缮、转型为南诏博物馆。这里平时游客三五百人,双休日则达上千人。等觉寺大殿太阳宫是古建筑,修旧如旧,重点保护,只做展示;医院拆迁腾退出的空地,则新建为南诏历史文化的展示区。因为防火需要,新展示区必须使用钢筋混凝土等,但风貌上则是青瓦白墙,与太阳宫保持一致。

  “博物馆现在还有部分空置的院落,下一步我们将围绕游客需求,引入旅拍、下午茶等业态,筹集资金,更好提升博物馆办展能力。”字兴表示,博物馆目前依然离不开政府财政补助。

  古城业态如果完全交由市场决定,很可能出现过度商业化的情况。“古建筑保护,必须快市场一步。没考虑清楚怎么用,就先保护好真实、完整的古城。”茶尚珍表示,巍山县在古建筑保护、业态布局上需要未雨绸缪,政府首要的职责是守住古建筑保护的底线,同时想办法引导各类主体为古建筑活化利用寻找出路。


  《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08日 12 版)

(新媒体责编:贡子奕)


注:本文转载自人民网-人民日报,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