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公关世界新闻网 /《公关世界》杂志社官网官方网站!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科技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教育 - 内容展示
安徽向前丨池州东至:智改数转 逐绿向新
时间:2025年09月05日      来源: 人民网-安徽频道      浏览:4      
摘要:走进安徽东至经开区的安徽华尔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尔泰”)信息控制中心,巨幅屏幕上显示着厂区内纵横交错的管道和大型锅炉储罐的实时生产状况,甚至关键区域内正在移动的检修人员位置信息,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向“新”而行 以“质”致远

安徽向前丨池州东至:智改数转 逐绿向新

胡雨松


走进安徽东至经开区的安徽华尔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尔泰”)信息控制中心,巨幅屏幕上显示着厂区内纵横交错的管道和大型锅炉储罐的实时生产状况,甚至关键区域内正在移动的检修人员位置信息,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许多化工厂都将信息中心比作一双“眼睛”,但华尔泰的信息控制中心则是整座工厂的“大脑”,各部门生产调度,都依赖这里发出的指令。

华尔泰信息控制中心,员工查看生产参数。人民网 胡雨松摄

华尔泰信息控制中心,员工查看生产参数。人民网 胡雨松摄

信息控制中心调度员黄伟华每天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紧盯屏幕变化,根据管理看板上蒸汽炉压力指数等能源参数,与一线生产车间联系,调整硝酸、浓硫酸、甲醛、三聚氰胺等拳头产品的生产用量。“以前调参数要靠对讲机、打电话,到部门挨个通知,在2023年完成技改之后,所有生产部门的调度都放在信息控制中心,大家交流更方便,不存在信息滞后。”黄伟华说。

作为东至经开区领军企业,近年来,华尔泰通过技改调整工艺,实现营收增长。

在华尔泰园区,高耸的气化楼格外显眼,华尔泰办公室主任王寅介绍,这是今年一季度投用的合成氨技改设备——航天炉,“通过粉煤加压连续气化技术,提升碳转化率和热效率,每年可以节约1亿元至2亿元成本,有效实现降本增效和节能环保。”王寅介绍,除合成氨制气节能环保升级改造项目外,年产15万吨稀硝酸项目也正在加紧建设,预计两大项目都可以在年内完成全部投资,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华尔泰信息控制中心。人民网 胡雨松摄

华尔泰信息控制中心。人民网 胡雨松摄

在传统产业向“高”攀登、向“智”发力、向“绿”而行的道路上,技术设备改造升级是必须经历的一步。作为化工领域的一家民营企业,华尔泰也在一次次技改过程中尝到甜头。“经过多轮技改,除了在硝酸、硫酸、双氧水等传统领域保持优势,企业如今在化工新材料、电子级化学品、精细化学品板块都有布局。”王寅介绍,目前,企业各类化工产品年销售额突破20亿元,浓硝酸等产品产量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技术设备改造,是推动传统企业向新发展、向前进步的“转换器”,也是东至县推动全县工业产业“向新逐绿”的关键一招,大大小小60余家化工企业在“智改数转”的带动下,正快步走上绿色化、智能化生产的道路。

作为安徽省认定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安徽东至广信农化有限公司深耕化工领域16年。自2021年企业启动智能化升级,丰富工业互联网模块以来,累计投入超3000万元。“前期投入不小,但从效果来看是值得的。”企业财务部负责人孙方彬算了一笔账,企业智能化转型后,人力成本降低15%,综合效益提升超2000万元,2025年上半年产值约13亿元、税收约4000万元。

东至经开区。东至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东至经开区。东至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据了解,今年以来,东至县全方位提升产业“含绿量”“含新量”。在东至县园区里、工厂车间内,一轮轮技术改造接续进行,不断促进传统产业“发新芽”、新兴产业“长成林”,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覆盖率达90%以上,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支撑。

“我们将继续聚焦主导产业抓升级、重点领域抓更新、智改数转抓改造,推动政策资源向主导产业、重点企业及标志性产品集聚,引导企业以节能降碳、安全环保为导向腾退老旧设备,推进工艺与产品升级改造。同时,加快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建设,全方位提升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水平,助力工业经济提质增效。”东至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陈玉彬如是说。

(新媒体责编:贡子奕)


注:本文转载自人民网-安徽频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