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位于邱县的河北康贝尔食品有限公司产品售卖店内,工作人员在整理商品。
7月22日,中原(邱县)食品网批基地,一位主播正在直播带货。
7月21日,位于邱县的河北味盟生物科技食品有限公司包装车间内,工人正在打包产品。
7月22日,位于邱县的河北康贝尔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名工人正在筛选产品。 本版图片均由本报记者魏雨摄
阅读提示
从零起步,打造一个产业集群需要多久?12年前,邱县的食品产业几乎还是空白。12年后,这里集聚了200多家食品企业,正在崛起为“华北零食柜”。
当初,这个冀南小县为何选择进入食品产业赛道?产业链进阶过程中,做对了哪些事情?面向未来,又该如何引领产业发展方向?
无中生有,四大食品流派齐聚小县
7月22日,邱县经济开发区。推开河北康贝尔食品有限公司车间的门,迎面飘来一阵甜甜的味道。一条生产线上,糖坯经过脱模变成了橘子瓣形的硬糖,色泽橙亮。另一条生产线上,软糖在传送带上微微颤动,质地Q弹。
到了包装环节,走下产线的糖果被统一贴上“马大姐”商标。这里,就是华北地区“马大姐”品牌休闲类食品的最大生产基地。
康贝尔是邱县食品产业集群的龙头企业,年产值约10亿元。这家企业不但规模大,而且落户早。2015年,康贝尔从北京迁来,是落户当地的第一批食品企业。
2013年前,邱县食品产业几乎是空白。10余年间,这个县的食品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
“邱县是传统农业小县,产业发展条件并不优越。从区位上看,邱县位于河北南部,属于京津冀都市圈辐射范围的边缘地带,也不占优势。”邱县发展和改革局一级主任科员苏亚强说。
当年,邱县把目光投向食品产业,原因有二。一是邱县农业基础好,农副产品丰富,可以为食品产业提供原料。二是邱县虽然处在京津食品企业的辐射边缘,但换一个思路,在这里发展食品产业,反而能辐射山西、河南、山东等省份。
康贝尔选在邱县投资建厂,主要是基于这些因素。
“山东、河南是‘马大姐’重要的消费市场,这两个省份加上华北地区的销售额,占到了公司总销售额的50%以上。”康贝尔公司总经理于海生说,邱县距离山东不到30公里,距离河南不到70公里,正处于鲁豫地区和华北一带的中心位置。
作出类似选择的还有河北集味轩食品有限公司。这是一家面包、饼干类食品企业,主打北方市场,也是从北京迁来邱县的。
集味轩7月21日的面包物流单上,收货地涉及8个城市,其中发往郑州和天津的面包产品有70多立方米,占了全部订单的近一半,显示出主要市场还是京津冀和中原地区。
一批京津企业的到来,让邱县食品产业初具规模。不过,邱县的产业招商不止面向北方。2019年以来,一批广东企业相继落户。
揉面、发酵、塑形、烘烤、喷油……在河北味盟生物科技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不到40分钟,就有一批弥漫着诱人香气的苏打饼干包装下线。这家从广东来的公司,苏打饼干销量常年排名全国第一。
每天,整车的面粉,新鲜的大葱、鸡蛋会准时运到味盟厂区。“一天大约要用两三吨鸡蛋、一吨大葱、一卡车面粉,全部都是当地采购。”味盟总经理潘磅薄说,当地丰富的农业资源为企业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持,大量原材料采购于邱县本地及周边地区。
除了面粉和鸡蛋等大宗原料,邱县的牛羊肉供给肉松饼食品厂,蔬菜供给饼干和膨化食品企业。目前,全县食品产业年使用本地面粉、鸡蛋、牛羊肉、蔬菜等各类原材料30万吨,大幅降低了企业原材料采购和物流支出。
继京津、广东的食品企业落户后,邱县还吸引来一批福建食品企业。此外,本地食品产业近几年也在崛起。利用牛羊养殖方面的优势,本地企业开辟出预制食品新赛道。
“从无到有,邱县食品产业形成了北京、广东、福建及本地四大流派。目前全县集聚了200余家食品企业,产品种类超过2000种,正在崛起为‘华北零食柜’。”邱县发展和改革局党组书记、局长赵阔介绍。
上下游配套,吸引外地企业连续投资
在邱县主城区南部,由味盟投资建设的商业交流中心项目主体已封顶,正在进行室内装修,预计明年初投入运营。自2019年落户以来,味盟在邱县连续进行了5次投资。
企业连续投资的案例,不止味盟一家。康贝尔落户10年,也相继投资了五期项目。集味轩连投了三期,目前第三期面包生产线正在建设中。
外地企业持续不断地投资,证明了它们对在当地发展的信心。而企业的信心,来自当地不断完善的产业基础。
2015年,集味轩落户邱县时,本地物流服务还不健全。集味轩办公室主任霍志燕当时负责发货,清楚记得到处找物流公司的情景。
“县里物流公司少,我就到邯郸市区挨个物流园问。好不容易找到了物流公司,对方说要凑满一整车货才能发走。于是,我们当天生产的产品经常发不出去,需要等到第二天或第三天才行。”霍志燕说。
随着产业集群的壮大,需求增加,本地物流服务趋于完善。如今,有3家物流公司专门为集味轩服务,工作人员只需要打个电话,物流公司就会上门取货,当天的产品不过夜。
物流运输等生产性服务业关系着企业的生产成本和效率。在邱县,这方面另一个典型例子是蒸汽供给,因为烘焙类产品需要蒸汽来烘干。
“去年10月,邱县引进新奥集团,建设了5公里蒸汽管网。管网入企,使蒸汽成本由每吨400元降至280元左右。蒸汽管网二期项目和生物质发电厂建成投用后,企业蒸汽使用成本还会下降。”苏亚强说。
产业基础完善的另一个表现是上下游产业链渐趋完整。
“邱县招引了3家蛋品深加工企业,目前正在安装设备,今年就能投产。这3家企业生产蛋白液、蛋黄液、全蛋液等产品,能为食品企业提供上游配套。”邱县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副主任党永超说。
鸡蛋是食品产业的重要原料。在成熟的产业链中,鸡蛋预处理应由专门的企业来完成。这3家企业的到来,恰好可以解决集味轩当前的问题。
集味轩生产面包需要大量鸡蛋,日消耗量500千克至1000千克。目前,鸡蛋处理环节由企业自己完成。为此,集味轩专门雇了3个工人,负责日常洗鸡蛋、磕鸡蛋的工作。
“有专业公司完成这个环节就太好了。专业化分工能够提升产品质量,同时降低我们的人力成本。到那时,将处理好的蛋液配送到工厂,我们直接就可以使用了。”霍志燕说。
食品企业要用到各类包装材料,包括包膜、纸盒、纸箱等。目前,邱县食品企业大部分包装材料实现了本地化供应,这是构建完整产业链的重要一环。
“如果从外地采购包材,运输周期长,企业要提前排产,按周期采购。这样不仅增加了物流和仓储费用,还会限制生产灵活性。本地化供应是即需即购,降低成本的同时保证生产不受制约。”于海生说。
休闲类食品的重要原料是面粉和食用油,由于生产者对面粉筋性和油类起酥性有特殊要求,这类原料不易从市场购得。目前,邱县正在围绕企业需求进行产业链招商,补足产业短板。
“来邱县之前,‘马大姐’在京津冀有10多个生产基地。最近几年,这些生产基地完成整合,除了一个生鲜食品基地,所有休闲、烘焙类产线全部搬到邱县。”在于海生眼里,随着邱县食品产业基础日趋完善,会有更多上下游企业来此发展。
打造公共品牌,提升直达终端市场的能力
7月21日,邯郸市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金邱食悦”邱县特色食品旗舰店内,很多顾客在选购心仪的商品。
这家400多平方米的专营店里,产品琳琅满目,有“马大姐”零食,味盟的苏打饼干,集味轩的面包,还有邱县的红薯、文冠果、牛羊肉等地方特色食品。
“金邱食悦”是邱县创建的区域公共品牌。自今年1月首店开张以来,县里计划依托该品牌打造连锁店,把门店开遍全国。
经过十几年发展,邱县从无到有培育出食品产业集群,具备了很强的生产能力。而今,当地正积极向产业链下游延伸,通过品牌化拓展销售市场。这一做法,出于邱县对食品产业发展的深入思考。
2023年,邱县相关部门到福建沙县等食品产业发达的地区进行考察。“一圈走下来,大家普遍认为,做强食品产业,不仅要有生产能力,还要有供应链和品牌,有直达终端市场的能力,这样才能创造更高的产业附加值。”苏亚强说。
品牌成为邱县食品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在消费者眼中,大家认可“马大姐”,可很少有人知道它产自邱县。邱县的食品企业与雀巢、蒙牛等众多大牌合作,但“邱县制造”的知名度却不高。
于是,邱县仿照沙县小吃模式,率先组建了两家供应链公司,开展集采代采,提供开店服务,目的是推动“金邱食悦”品牌门店全面铺开,把邱县食品打造成超级IP。
在“金邱食悦”公共品牌下,还有围绕邱县食品打造的子品牌。
河北康远清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是本地一家龙头企业,主营面点类和牛羊肉类食品。在具备了可观的生产规模后,近两年企业开始向品牌和市场端发力。
去年,康远公司的“春花邱食”拉面馆开业,目前在北京和邯郸各有两家店。拉面馆创新经营业态,既提供堂食服务,又售卖自家产品。按照公司规划,“春花邱食”品牌店今年计划在全国开40家。
与邱县食品相关的子品牌还包括“邱县羊肉”“邱县文冠果”“邱县蜂蜜红薯”“邱县玫瑰”等,这些品牌将与“金邱食悦”共同构筑起邱县食品品牌体系。
以品牌拓展线下市场的同时,邱县还通过电商平台延展销售渠道,让商品直达消费者,把本地食品卖到全国、全世界。
走进刚刚投用的邱县龙工厂跨境电商平台,3名工作人员正在演练海外直播和短视频推流操作流程。日前,平台与康贝尔、味盟达成合作,用不了多久,这两家企业的产品将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卖向世界。
与跨境电商平台一墙之隔的中原(邱县)食品网批基地内,5个专业直播间每天下午准时开播。直播间卖的是邱县爆款产品,当下的一款主打产品是“邱县蜂蜜红薯”。
“这款蜂蜜红薯,先烤后冻,有冰激凌般绵密细腻的口感,一天能卖400至500单。”中原(邱县)食品网批基地商务总监霍丙元介绍,整个基地目前日营业额超过20万元,年营业额超亿元。
从生产到销售,邱县食品产业不断降本增效。对于未来的发展,邱县提出了新目标。“今年努力实现200亿元营收目标,2026年食品产业集群营收争取突破240亿元。”苏亚强说。(魏雨、万永强)
相关
创新机制,打造营商服务品牌
邱县食品产业的崛起,主要依靠外来投资。在邱县,90%的企业都是通过以商招商的方式来到这里的。企业间口口相传的营商环境好口碑,成了邱县吸引投资的金字招牌。
邱县在营商环境方面的优势,离不开一系列机制创新。
河北味盟生物科技食品有限公司落户邱县时,企业从拿地到取得施工许可,仅用了15天。项目推进中,企业遇到任何问题,帮办小组会第一时间协调解决,企业不必为围墙外的事分心。
帮办小组的存在,产生于邱县重点项目“六个一”帮办机制。“六个一”指的是一个重点企业、一名县级领导、一个责任单位、一套工作班子、一套工作方案、一抓到底。在这套机制下,企业遇到问题不需要走旧流程,可以直接与帮办小组联系解决。
通过“六个一”帮办机制,企业普遍以超预期的速度顺利投产。其中,河北集味轩食品有限公司从签约到投产仅用90天,创造了当时邱县企业落地投产速度的纪录。
如何畅通企业意见反馈的渠道?每个季度,邱县优化营商环境办公室都会牵头办一次“吐槽会”。
“吐槽会”有规定,一是不邀请县领导和职能部门参加,二是会议现场不设座位牌。如此一来,参会者就能畅快说出最急、最忧、最烦恼的问题。
在“吐槽会”上,食品产业物流成本高、蒸汽供给不足、部分原料本地供给不足等问题被提了出来。通过交办机制,这些问题被反馈到职能部门。各部门以组建物流快递联盟、集中建设蒸汽管网、引进原料企业等方式,逐一加以解决。
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邱县实行项目全生命周期包联帮扶机制。坚持“无处不在、无微不至、无声无息”“有难主动上前、无事坚决不扰”“随叫随到、随到随办”,让企业安心生产经营。
此外,邱县还设立了“事办不成找我”服务平台,24小时服务不打烊,兜底督办企业的各类诉求,解决企业急难愁盼事项。
邱县以企业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问题解决机制,优化涉企服务渠道,真正叫响了“有邱必应”营商服务品牌。它不仅赢得了落户企业的认可,还成为继续吸引投资的一张名片。(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