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公关世界新闻网 /《公关世界》杂志社官网官方网站!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乡村振兴
当前位置: 首页 - 乡村振兴 - 内容展示
吴桥县赵家茶棚村:智慧种植舱 致富有“蘑”力
时间:2025年04月28日      来源: 沧州日报      浏览:51      

吴桥县赵家茶棚村:智慧种植舱 致富有“蘑”力

近日,记者走进吴桥县安陵镇赵家茶棚村的秀珍菇生产基地,看到了与众不同的种植场景。与常见的大棚种植不同,这里的菌菇被种在一个个集装箱般大小的智慧种植舱里。

走进智慧种植舱,一股清香扑鼻而来。只见舱里菇架林立,一簇簇浅褐色的秀珍菇正从菌棒中争相探出“脑袋”,层层叠叠。工人们穿梭在种植舱里,忙着采收、装袋,一派丰收景象。

“传统的菌菇种植一般在大棚里进行,菌菇按照季节规律生长,适宜种植的时间有限。大棚种植不仅产量有限,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也不高。”沧州市烟草专卖局驻赵家茶棚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姚振兴说,别看一个智慧种植舱只有30多平方米,却内藏玄机,能有效化解传统种植的弊端。

“种植舱配备智能控温、控湿、控光系统,能确保菌菇生长环境的最优化。舱内还设置了大量高精度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如同敏锐的‘小卫士’,24小时监测种植舱内的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含量。”姚振兴说,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关键数据,管理人员在手机的APP上就能对种植舱的运行进行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

一旦智慧种植舱里的环境参数出现波动,偏离了秀珍菇生长的最佳参数范围,智能控制系统便会迅速做出反应,自动调节舱内的环境参数。智慧种植舱会自动控制通风设备,使舱内空气流通;也能启动加湿器或除湿器,精准调节湿度;还能通过设备调整二氧化碳浓度,为秀珍菇营造出最适宜的生长环境。

说着,姚振兴拿起手机演示起来。只见他打开相关APP,将系统内的空气湿度下限设置为98%。不一会儿,智慧种植舱上方的加湿装置就喷出大量水雾。仅几秒钟,整个智慧种植舱便笼罩在了白色的水雾中。

“以往,种植户需要时刻关注天气变化,凭借经验手动调节大棚内的温度、湿度,不仅耗费精力,还难以达到精准调控的效果。现在,只要设置好适宜菌菇生长的环境参数,就能轻松实现对环境的精准调控。这样能避免因人为因素导致的生长条件不稳定问题,确保菌菇生长的一致性。”姚振兴说,工作队在赵家茶棚村建起智慧种植舱,正是看中了其中蕴含的精细化、智能化管理“密码”。

长久以来,赵家茶棚村的农业发展模式较为传统,村民们主要种植大田作物,受自然条件制约严重且收益微薄。工作队来到赵家茶棚村后,一直在寻找让农业增效、助农民增收的新途径。一次偶然的机会,工作队成员接触到了智慧种植舱项目,感觉眼前一亮。

“智慧农业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能实现农业生产的精准化、智能化,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而菌菇作为高营养食品,市场需求量逐年增长,尤其是在人们追求健康饮食的趋势下,供不应求。在智慧种植舱里种植菌菇,不仅不会受寒流、旱涝等极端天气的影响,还能实现一年四季不间断生长。”姚振兴说,工作队多方考察后,向单位申请了40多万元帮扶资金,在赵家茶棚村建起了4个智慧种植舱。这些智慧种植舱被专业种植合作社承包后,租金收益成为赵家茶棚村集体经济壮大的重要支撑。

为了充分利用智慧种植舱的有限空间,种植人员实行层架式的立体种植模式,在被分成一个个网格的立体栽培架上,层层叠叠码放了2300多个菌棒,极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如今,得益于智慧种植舱内的稳定环境,秀珍菇成熟一茬只需7天。一个智慧种植舱每周可产750公斤到1000公斤秀珍菇。标准化的生长环境让秀珍菇的品相和口感更好。凭借着均匀的个头、鲜美的口感和优良的品质,这里产出的秀珍菇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行情好时一公斤能卖到20元。

智慧种植舱不仅壮大了赵家茶棚村集体经济,还带动了不少村民就业。秀珍菇的采摘和包装,都需要劳动力,合作社会在村里雇用一些上了年纪的村民。通过采摘秀珍菇,每人每天能收入七八十元。

“以往在大棚种植菌菇,需要技术员把控各个生长环节,对种植技术要求较高。而智慧种植舱的应用,可以打破菌菇种植的技术壁垒。经过近几个月的实践,我们认为这种数字化管理模式可复制、易推广。接下来,在试种更多菌菇品种的同时,我们还将开展技术培训,让更多人了解这种智慧种植模式。后期,我们还计划再新建几个智慧种植舱,打造现代化菌菇生产基地,带动更多人增收。”望着一朵朵长势喜人的秀珍菇,姚振兴充满期待。(记者张梦鹤)

(新媒体责编:贡子奕)

注:本文转载自沧州日报,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